tornado中文教程
隨著國內生成式人工智能快速發展,相關監管政策也逐步落實。由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等七部門聯合發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暫行辦法》于8月15日正式施行,這也是我國首個針對生成式人工智能產業的規范性政策。它要解決什么問題?能解決什么問題?服務管理的對象是誰?監管的思路和方式又是怎樣的?共同關注:生成式AI,如何向善?
新規施行 推動生成式人工智能向善
備受行業矚目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暫行辦法》自8月15日起正式施行。從今年4月公開向公眾征求意見,到7月正式發布,再到8月落地施行,文件將對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實行包容審慎的分類分級監管。點擊視頻,了解更多信息↓
如何看待《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暫行辦法》的立法思路?
從4月到8月,從征求意見到公布實施,立法推進的速度非常快,怎么看待背后考量?
對外經貿大學數字經濟與法律創新研究中心主任 許可:針對生成式人工智能這一新技術、新應用、新領域,它具有我們所說的快速迭代的特征和顛覆性,這次我們從“小切口”入手,采取了急用先行的立法原則。關于立法,在此之前我們既有一些經驗,也有一些教訓,教訓就是因為監管出手的時間太晚,導致了風險的蔓延,而這次采取的是一種具有前瞻性和快速回應的立法態度。簡單說我們的立法者希望能夠“先裝剎車再上路”,避免企業和我們技術的發展帶來不可控的風險。總體來說,也是希望通過一種快速的立法去回應技術和產業的快速迭代,使我們的技術和產業奔跑得更穩健,避免技術的失控。
對外經貿大學數字經濟與法律創新研究中心主任 許可:我們以前說到人工智能總是把它想象成應用在一個特定的領域,比如說棋牌領域的Alpha Go,比如說應用在自動駕駛領域的自動駕駛技術。而“生成式人工智能”它的特殊點就在于,它不是只針對一種特定領域、特定場景的技術,而是一種具有普遍性、通用式的人工智能。它可以適用在我們所想象到的各種各樣的場景中,既有內容創作的生成,也包括游戲設計、科學研究、醫療診斷、金融分析等等,甚至還有很多人把它應用在代碼的編寫上。所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不是我們狹義的理解里,針對特定領域、特定場景上的技術發展,它是一種根本性的技術變革,某種意義上來說,它會成為我們數字經濟的底層基礎設施。這么一種新的技術,它所帶來的改變既深又廣,不僅僅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聊天機器人、AI換臉,在未來它的發展的前景是不可限量的。
生成式人工智能既要發展 也要安全
對外經貿大學數字經濟與法律創新研究中心主任 許可:我理解《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暫行辦法》不只是一個防范風險“緊箍咒”,它更是一個讓企業穩健發展的“安全帶”。我們都要說汽車要上路,要有制動裝置,也就是說先要有剎車,沒有剎車的汽車跑在路上看起來很快,但是很容易就出現了不可挽回的風險和損失。所以這個時候安全和發展并不是非此即彼的關系,很多時候安全的目的是發展,發展也需要安全做保障。我們看到這次施行的辦法中,特別提出“國家堅持發展和安全并重、促進創新和依法治理相結合的原則”,既要有效推動產業快速迭代和發展,又要避免在此過程中所帶來的風險問題。這個原則也體現在非常多的細則里,從不同的角度給安全和發展提出了要求。但歸根到底一句話,我想在這么一種技術快速迭代,而且是一種顛覆性技術快速迭代的背景下,不發展就是最大的不安全。
劃定底線 防止生成式人工智能作惡
最近,隨著電影《孤注一擲》的熱映,公眾對于詐騙犯罪也有了更深的認知。當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成為犯罪分子利用的工具,虛假信息、隱私泄露、算法歧視,種種風險的背后往往意味著無法預料的人身和財產損失。而從電影回到現實,自2020年“凈網”專項行動以來,公安部門已破獲“AI換臉”案件79起,抓獲犯罪嫌疑人515名。當人工智能尤其是生成式人工智能越來越快速地發展,我們該如何應對其中的風險與挑戰?點擊視頻,了解更多信息↓
如何通過強化提供者責任 防止生成式人工智能作惡?
對外經貿大學數字經濟與法律創新研究中心主任 許可:很多新技術的應用中,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都是因為技術服務的提供者,沒有完全履行好自己的責任,從而導致了使用者能夠去濫用技術,產生了不良的違法犯罪后果。從防止技術濫用的角度,我們看到這一次《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暫行辦法》中,特別針對技術的提供者規定了非常多的責任,既包括要避免非法留存一些信息,也要去保證提升生成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不能用技術去侵害他人的名譽權、隱私權等個人信息權益以及我們的人身財產安全。另一方面,也規定了提供者要提升技術的透明性。如果有人利用信息內容去做違法犯罪的事情,需要提供者明確向社會公眾說明生成內容是人工合成的,而不是真正真實的信息,所以這里面要有很強的一種義務,叫做“標識義務”。所有人看到這一個信息內容就知道它是由人工合成的,并不是真正來自真實世界的信息。
如何對生成式人工智能 進行“分類分級”監管?
對外經貿大學數字經濟與法律創新研究中心主任 許可:生成式人工智能是一種通用型技術,各行各業都可以使用。所以監管必須從自身的產業特點出發,因地制宜地進行管理。比如技術應用在醫療行業,那就要遵守醫療行業的管理制度,應用在金融行業,提供個性化的金融產品推薦和銷售,那就要適用于金融行業的管理規定,要反映出這個行業自身的特點。對于這些特點我們也要采取分類分級管理,對于一些風險高的產品和應用我們要嚴監管,風險低的我們可以適當去放松監管,同時仍然要守護好人身財產安全的底線。
興利除弊 規范生成式人工智能還有更長的路
對外經貿大學數字經濟與法律創新研究中心主任 許可:生成式人工智能有利有弊,它是一種“雙刃劍”,對于這把“雙刃劍”,毫無疑問我們要興利除弊。接下來如何去根據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技術特點和它的產業發展方向去進行升級和迭代,進一步細化規則,顯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再談到我們的立法,也就是監管規則制定的同時,未來可能有更多的行業標準,包括人工智能倫理的相關規定需要積極推進,從而形成一個法律、標準和倫理“三源共治”的局面。
Powered by tornadocash官網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Powered by站群系统